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大学时期正是西方现代主义开始风靡的时候,还没好好读过什么现实主义经典名著,我就两眼一抹黑地跳到了现代主义的迷宫里。1960年代出生的人在1980年代初中期陷进迷宫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错位的阅读自然是似懂非懂,但看不懂还是要看,存心跟自己较劲。波德莱尔的《巴黎的忧郁》和他的《恶之花》就是在那个时候买的。其实看懂了多少只有天知我知了。年纪大了,波德莱尔的诗是不想读了,但读读《回忆波德莱尔》也可缅怀一下逝去的青春时光。

戈蒂耶的《波德莱尔的生平和对他亲切的回忆》既是回忆录又是风格别致的作家传论。曾被称为“传记杰作”,确实是了解波德莱尔的不可不读的“珠玉”。其实我更感兴趣的是书的下半辑波德莱尔本人与亲朋的书信选辑。

不论生活在何时何地要以艺术谋生总是艰辛的,尤其是以诗歌来谋生更是异想天开。波德莱尔的生存状态是可想而知的。

他每次给母亲写信的上半封总是在表白自己为诗歌艺术所做的努力,想方设法要让母亲明白自己的诗歌创作的价值,为他的下文向母亲要钱做好铺垫。他还常常以自我谴责来博取母亲的理解和同情。

“在你的老年生活中,我本该以我的才能给你带来所期待的安乐——我却没有做到这点”。

无论他花费多少鹅毛管里的墨水,迂回曲折的结果就是诸如此类:

我几乎忘记谈到救急需用多少钱;不过,它的数量之大,确实是如此的可怕,以致于我都不好意思写到它。我已经在心里骂了,不好意思还要像老母亲开口。这个诗人“妈宝”开始开列账单

——我必须偿付赔偿金后取回我的书和手稿

——缴纳余下部分的印刷费用

——付清到期的两笔债务:一笔今天到期,还有一笔(欠剧院经营者的)在这个月底到期。

——大堆小债务,非常小的债务,但是加到一起,数量便很客观

——我的房租和餐费的账单

——花在不幸的让娜的费用(让娜曾是波德莱尔同居女友)

天哪,为同居女友花的钱也要向母亲伸手。

  全部这些足足抵上一年的收入:2400法郎。

  读到这里我快要按捺不住,强忍着把脏话咽回肚里继续看这个“妈宝”诗人如何收尾。

“亲爱的可怜的母亲,在这封令人厌恶的信中可容爱心的空间非常小。你会相信我吗,如果我告诉你,我不下十次计划得钱后就去马德里,仅仅为了紧握一下你的手?”

哼,鬼才信你呢?

再说一下,在不引起你自己任何的不变的条件下,给我最大量的钱,……煽情的结果就是为了这个至关重要的东东——钱!

看看这个被啃的宝妈一而再三地为这个儿子牺牲自己的养老金后的心声吧。

“夏尔的状况操碎了我的心,他对我的态度远非当人子所应该有的,因此我很不想恢复我们的关系。我没有一次去看他不落下一肚子气,我的劝告总要激怒他,然后他就缺乏对我起码的尊重。……尽管我非常气闷,我还是非常关心那个可怜的缺少照管的男孩,而且,为了改善他的处境,没有什么是我不愿意做的。不幸的是,我能做什么呢!在我的养老金上节约,我能做的也就是这个,然而这又有什么用呢,对他可怕的生活说什么也改变不了!这是多么令人沮丧的啊!

可怜天下父母心,把那么一个大男人还看做“可怜的缺少照管的男孩”,被这个妈宝诗人啃得血淋带滴也要省吃俭用帮助妈宝实现他的伟大的诗人梦。

波德莱尔致死也没有碰到好运气。最后中风瘫痪在母亲的双臂中。估计至死也不会瞑目吧。

我知道这个啃老的“妈宝”诗人已经在诗歌史上留下了他的伟大的名字,可是谁记得这个被啃的宝妈呢?戈蒂耶在介绍波德莱尔的生平时这么介绍她的母亲,但没有提到她的名字,只说在老波德莱尔死后,他的妻子(即夏尔的母亲)便改嫁给了欧比克上校。于是编者只能把波德莱尔每次写给他母亲要钱的信,添加个标题:“致欧比克妇人的信”。

欧比克妇人,在我的心目里我觉得你是那样的伟大,但历史对你又那样的无情。

男人的成就为什么一定要女人来成就?如果不啃老,夏尔·波德莱尔会有什么结果呢?

历史当然永远没有如果。

 

 

 

        

 

 

话题:



0

推荐

雪音

雪音

29篇文章 7年前更新

1964年2月出生于吴地鹿苑——传说吴王夫差养鹿的地方和鉴真和尚第六次东渡的古黄泗浦。先后在南京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求学。获现当代文学硕士学位,博士研究生学历。上海海事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