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先生是1950年代人,与1950年代的老三届那一大拨人一样,曾在上山下乡的浪潮中插队落户,直到1980年代才回到他的家乡上海。他对上海的热爱从他跟我讲的一件小事上可见一斑。其实他插队落户的地方就在江南的一个乡村,离沙家浜也不远,那个年代全国上下只有样板戏还能随处听到。样板戏《沙家浜》是根据沪剧《芦荡火种》改变而成。有次出工听到沪剧《芦荡火种》中的唱词,那种浓浓的乡音竟引得七尺男儿热泪盈眶。

上海这样一座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奠定了他的生命底色。家中的一台老式唱片机,为数不多的几张唱片中的西方古典音乐诱发了他对管弦乐的热爱。同时因为母亲在徐汇中学教书的便利,也让他早早读完了中国四大古典名著,还有那个年代能够阅读到的一些西方经典作品虽然1950年代那一年代的人接受学校教育的时间并不长,但在他们少年时代时期自由阅读的时间和读物却并不少。与他相比我常常感叹自己少年时代精神食粮的匮乏。在音乐和文学之间,先生更偏爱音乐。其实家族中并无从事音乐工作的人,但音乐女神在不知不觉间走进了他年少的心房里。音乐的梦想在他的脑海里越来越清晰他要成为一名作曲家的念头越来越强烈。他开始自学音乐作曲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从事生物课教学的母亲被剥夺了教学的权利,到干校劳动,扫大街,有一段时间还在徐汇图书馆做管理员,他趁着这个机会进入图书馆看书,打入冷宫的一些图书无法借阅,他便小心翼翼地藏在腰间和胸前,偷偷地带出了图书馆。这些作曲方面的书籍,所谓作曲系学生必读的“四大件”,在那个时代他就开始潜心研读。那些发黄的作曲书籍如今依然摆放在他的书柜中。家中没有钢琴,他便在白纸上手画琴键,练习和声配器。多少次走过坐落在汾阳路上的上海音乐学院时,他伫立在音乐学院的门外,想象着自己如果有一天能够进入这个音乐的高等学府学习该有多么幸福。他想象着有一天在自己的专场音乐会上,自己指挥自己的交响音乐。但上山下乡的浪潮无情地阻断了继续求学的幻想。但无法阻断的是他对音乐的热爱和梦想。他在乡下安顿下来后,在干了一天的农活的劳累后,依然继续学习跟音乐相关的东西。他利用春节回到上海的间隙自己动手组装了一台收音机,回到乡下,不管有多累多苦,每到午夜时分,他从不中断聆听美国之音播出的“每日音乐会”。那是他一生中最清贫艰苦的日子,但也是他一生中最幸福快乐的日子。一聆听一继续学习作曲技艺。因为他在音乐方面的一技之长,县文工团借调他去负责音乐方面的工作,由此他的音乐梦想有了实践的机会。但当时的文艺团体需要的音乐自然不是他想实践的音乐梦想。1970年代初,江苏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招生的消息在社会上传开来,小小的一个公社就有百十来人去初试整个小县城有数百人趋之如鹜去参试。但整个苏州地区其实有两个额而已他是仅有的几个通过专业考试的考生,但最后由于出身问题进入高等学府进行专业学习的美梦还是没能实现。

 1980年代,像大多数回城知青一样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生存问题,先后在科技公司做过行政工作,也随着下海大潮下过海,但终因种种原因无法赶上时代潮流,年过半百就萌生了退意,三心二意捱了二三年后,他渐渐心意已决,决定彻底退出“江湖”,做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用现在的年龄划分,一个正值壮年的男人却在家中搞音乐创作,而且还是阳春白雪的交响音乐。对我这样一个音盲来说,现实的压力让我自然心生不满。生活难免会有不协和音出现。但知识女性的自我要求让我无法去粗暴地阻断他追求年轻时候的梦想。前两年,看到凤凰上有个专栏《给理想一点点时间》这个题目时,我的眼眶便开始湿润了

是啊,给理想一点点时间。这个世界变得太快了,而先生却要执着地找回他青春年少时的梦想。作为他的另一半为什么就不能给他一点点时间呢。

这一点点时间,一转眼就是六七年。毕竟是隔了几十年的时光,要重新捡起年少时的梦想,其实是多么不易啊。在这几年里,先生完成了两部半交响乐。但完成的交响乐却一直放在抽屉里,我看着这些蝌蚪一样的乐谱,看着他满头早生的华发,心中总是五味杂陈。他却总是不急不躁,气定神闲。只要有空,他总是走到他走遍上海滩搜罗到的音乐碟片宝库前,双腿盘坐在地板上,摇头晃脑地一遍遍聆听他的交响乐,一边还津津有味地盘点他的音乐宝藏。

先生花甲之年,我终于还是有些憋不住了。

交响音乐实在太阳春白雪,你何不尝试一下小说创作呢。文字交流的媒介相对比较多,你权当换换脑,写点文字类的东西吧。

不知是我的建议有一定的合理性,还是先生自己对文学创作也有一定的兴趣。60岁那年开始,先生便动笔开始了小说创作。我暗暗对自己说,再给理想一点点时间。

2016年元月,整整三年,一部近50万字的长篇小说,先生终于写上了最后一个句点。这一刻其实我比他更加百感交集。

有时候,看着满头华发的他,也会生出一丝悲悯,一个固执的理想主义者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其实注定是一个寂寞的边缘人。但是先生却是一位乐观的理想主义者,写完长篇小说的最后一个句点时,他又开始了他交响音乐的梦想之旅。

继续完成没有写完的交响乐在自己的音乐会上指挥自己的交响音乐。他坚信离这个梦想已经不太遥远了。

梦想的种子,从开花到结果究竟需要多少年?

我只能继续暗暗地对自己说:再给理想一点点时间。

我心中暗暗地在叩问这个世界能否给这样一位理想主义者一个机会呢?

 

话题:



0

推荐

雪音

雪音

29篇文章 7年前更新

1964年2月出生于吴地鹿苑——传说吴王夫差养鹿的地方和鉴真和尚第六次东渡的古黄泗浦。先后在南京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求学。获现当代文学硕士学位,博士研究生学历。上海海事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

文章